9月30号晚,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戴继宗牧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届亚洲论坛影响力国际年会上以“兴旺福音”为主题,以使徒保罗写给腓立比教友的书信为蓝本讲述了我们该如何兴旺福音。
2025年9月30日至10月3日,第四届亚洲论坛影响力国际年会(IAA)——“日出东方”在东京的新宿淀桥教会举办,来自亚洲各地近800名基督徒领袖出席活动,日本首位基督新教首相石破茂也发来祝贺信。
戴继宗牧师,戴德生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从小在中国台湾出生长大,并就读于中国台湾本地的一所学校而非国际学校,从小他的母语就是中文。因此,他称自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腓立比教会是使徒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时期与西拉和提摩太一起传福音所建立的教会,而腓立比书信是使徒保罗在监狱中写成的,也是所有保罗书信中最亲切的书信。
“仔细读腓立比书,特别是第一章,福音一词出现了6次。”戴院长介绍道:“而仔细看中文圣经,福音在新约出现了136次。”
那么,从兴旺福音的角度来说,使徒保罗是如何教导腓立比教友的呢?
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因腓立比教会的同心合意,使福音更加兴旺起来。”戴院长说:“这不就是主耶稣基督的祷告吗?希望跟随他的人同心合意,合二为一。”
当教会合而为一的时候,当基督徒彼此相爱的时候,就可以为主做美好的见证,就如同腓立比教会一样——他们是同心合意兴旺福音的教会。虽然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带着西拉和提摩太建立的,是领受福音的教会,但是他们并没有停留在领受福音的阶段,而是参与到了福音传播的工作中。
“21世纪,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原本是宣教士去传福音的地方,他们如今也在差派宣教士参与同心合意兴旺福音的工作……就像腓立比教会一样,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辨明证实兴旺福音
使徒保罗无论去到什么地方,都会参与辨明证实福音的工作,比如他常在犹太会堂从旧约辨明证实福音,也曾在雅典辨明证实福音。戴院长举例说:“保罗去凯撒利亚、罗马,前后有7次之多在讲解他的信仰,中文叫‘分诉’,他在辨明证实他的信仰。”
戴院长觉得辨明证实福音在现在的时代特别重要。因我们基督徒所面对的冲击是多重的——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世俗化的冲击、物质主义的冲击、享受主义的冲击等等,基督徒需要更多圣灵的恩膏,让我们可以辨明证实福音,并将我们心中盼望的缘由说出来。
早期英国宣教士魏克思(Paget Wilkes)曾经来到日本,并在日本宣教了30年。他在日本发现福音工作不可能靠着宣教士来做,因此设立了日本传道队(Japanese Evangelistic Band, JEB),训练日本弟兄姐妹辨明证实福音的工作。戴继宗称自己的祖父曾在上海听了魏克思的布道并因此而信主。
逆中喜乐兴旺福音
腓立比书是保罗在罗马软禁时期所写的书信,而“喜乐、欢欢喜喜”类似的词在腓立比书扮演很重要的地位,4章提到“喜乐”这类的字眼有17次之多。监狱中的使徒保罗依旧可以以喜乐的心面对一切。
“基督信仰的喜乐是超越环境的喜乐,圣经的喜乐不是建立在环境上。当我们遇到了环境和困难时,若我们的喜乐建立在环境上,逆境会剥夺我们的喜乐。但是耶稣说,他给我们的喜乐不是世上的喜乐。而保罗的喜乐使得他在逆境中做福音工作。”戴院长强调。
其实,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传福音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艰难。他曾被人抓了起来,也曾被人鞭打,甚至还和西拉一起被抓进监牢,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在监牢中唱着诗歌赞美上帝。
“顺境中唱诗并不困难,在逆境中仍然能够唱诗才是奇妙的,不是吗?”戴院长反问。
使徒行传记载的是长达30年的历史。然而在这30年的时间里,福音却从耶路撒冷传到当时罗马的地极,从起初的120人发展到无数跟随主耶稣的人。是什么使得当时的福音可以广传呢?戴院长认为答案包含多重因素,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个因素一定是“逼迫中信徒仍然有喜乐”,而这喜乐就是“信徒为主做见证的能力”。
高举主恩兴旺福音
使徒时代,很多教会所传的并不是真正的福音。虽然他们也传讲要相信耶稣,但是同时他们也会说这是不够的,你要遵守律法。这也是初代教会所面对的一大挑战。所以,使徒保罗在自己的书信中曾多次强调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
“我们得救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赚取的,而是完完全全上帝的恩典。因此,我们要高举主恩兴旺福音。”戴院长解释道:“全世界9000多个宗教,有人会说这些宗教都大同小异,但是我们深入探讨的时候,会发现基督教非常不一样。很多其他宗教强调德行、善行、修行、苦行,通过这些你来赢得/赚取你的福音。唯有主耶稣的福音不是……我们若要影响亚洲需要思想如何忠于福音,如何靠着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行为相称兴旺福音
使徒保罗说:“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这里的“相称”一词在新约出现了好几次,比如施洗约翰曾说: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再比如使徒保罗还说过:“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相称”是一个典故,是市场里常用的一个词。过去我们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个秤,秤的一头有一个盘子,盘子上可以放你要买的东西;顺着盘子上的线而上连接着一个棍子,棍子上挂着一个秤砣。当我们称东西的时候,会把秤砣顺着棍子移动,直到棍子能够维持水平位置为止。保罗所说的“相称”就是这个意思,基督徒的“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 。
几年前,戴继宗牧师攻读教牧学博士的时候,曾去参观了美国的教会。这对他来说是一段令人兴奋的体验,因为他一辈子都在中国教会待着,从来不知道美国教会到底是怎样的。去参加的美国教会中,有一个牧师讲道从来不用基督徒一词,而使用“基督跟随者”一词代指基督徒。现场就有学生问他:“为什么你从来不使用‘基督徒’呢?”戴院长称这位牧师的回答让他永生难忘。美国牧师说:“在美国,基督徒会让教会外面的人想到两个词:假冒为善和自我为义。”
戴院长有感而发说:“如果我们想要影响亚洲,要从我们的生活和见证开始;若我们在兴旺福音时有人看到我们是假冒为善的,我想我们很难把他们带到主的面前。因此,保罗勉励教会,行为相称兴旺福音。”
齐心努力兴旺福音
在谈到“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时,戴继宗院长讲了一个见证故事。几年前,他有机会去了甘肃兰州,并拜访了早期内地会在西北所建立的医院——博德恩医院(现兰州第二人民医院)。戴继宗的高祖父戴德生21岁就去了中国宣教,在中国宣教50多年。上帝也动员了上百个宣教士加入内地会一起在中国宣教,他们就散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在中国的西北,宣教士除了做宣教的工作,也做了医疗相关的工作。博德恩医院就是内地会做的福音医院之一。
博德恩医院的发展和历史与三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分别是美国人威廉·博德恩、英国人金品三医生、中国人高金城医生。金品三医生将自己的医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医疗事业;而威廉·博德恩曾在自己的圣经上写下三句话:“没有保留、没有退缩、没有遗憾。”
至于高金城医生,戴院长讲道:“高金城医生是河南政府医疗部门第一个官。一天晚上,他梦见耶稣对他说:‘我呼召你,是要你(成为)达官贵人吗?还是要你传扬福音?’第二天他醒过来,就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全家就搬到了兰州,在医院里面服事。”
“一个英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看上去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关联,”戴院长接着说:“唯一的关联就是福音把他们连结在一起。他们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够兴旺福音。”就像这次大会所参加的人一样,大家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连所说的语言也不一样,但福音把我们连结在了一起。
“我们影响亚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把福音带到亚洲、带到我们国家来影响我们国家。我祷告我们要为基督赢得这世界,我们能够完成基督两千年前给的使命——‘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齐心努力,兴旺福音。”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CT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CT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CT”的文章权归CT所有。未经CT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